最新“扫黑除恶”专题办案资料包”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司法解释(含规范性文件)
2000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2年4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打黑除恶”立案监督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
2006年3月1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
2009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纪要解读)
2010年4月14日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2012年9月11日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5年10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解读)
2018年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文件解读)(new)
2017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意见(☞文件解读)
2018年7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地规范性文件 各地规范性文件
2018年2月《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建立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办理机制的意见》(new)
河南省《黑社会性质组织认定证据参考标准(试行)》
河南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广东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浙江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北京市《关于健全办理打黑除恶案件工作机制的意见》
重庆市《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内蒙古《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山东省《办理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指定管辖实施办法》
福建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陕西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有关法律规定若干问题的意见》
湖北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四川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广东省《惩处黑社会组织活动规定》
刑事审判参考案例
张畏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伤害、贷款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案——“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应如何把握[第142号]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如何认定——容乃胜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49号]
如何认定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中的“参加”行为——陈金豹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18号]
如何把握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邓伟波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19号]
如何理解和把握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观要件——黄向华等组织、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陈国阳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0号]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否以行为人明确知道组织具有黑社会性质为要件——李军等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1号]
如何理解和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非法控制特征——张志超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2号]
如何结合具体案情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非法控制特征——刘烈勇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3号]
如何界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成员个人犯罪——区瑞狮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4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经济特征——王平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5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罪责——张宝义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6号]
如何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单位——张更生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组织卖淫案[第627号]
如何把握和理解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四个特征”——乔永生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8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构成特征——王江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9号]
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范泽忠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30号]
如何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陈垚东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2号]
如何准确把握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骨干成员——朱光辉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3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时间——史锦钟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4号]
较长时期内暂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是否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仍持续存在——汪振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5号]
如何根据违法犯罪活动的多样性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焦海涛等寻衅滋事案[第1156号]
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中的暴力性——符青友等人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等案[第1157号]
如何认定组织者、领导者对具体犯罪的罪责——刘汉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8号]
如何根据“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内在要求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危害性特征——王云娜等人故意伤害等案[第1159号]
如何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牛子贤等人绑架、敲诈勒索、开设赌场、重婚案[第1160号]
组织者、领导者赔偿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的量刑时应当如何把握——邓统文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1号]
组织者、领导者检举揭发构成立功时量刑应如何把握——吴亚贤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2 号]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的相关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刘学军等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3号]
法院观点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刑事审判参考》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裁判要旨大全
最高人民法院刑庭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20个观点
戴长林解读“两高两部”关于扫黑除恶的指导意见
最高检相关案例与动态
最高检指导性案例:郭明先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检例第18号)
最高检公报案例1:黄春生、张宝成两个黑恶势力团伙犯罪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案
最高检公报案例2:李捷、李晖、崔志彪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寻衅滋事,绑架,抢劫等案
最高检公报案例3:张文清、刘德兴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案
最高检公报案例4:林秋文、林文景、林木亮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爆炸、抢劫、寻衅滋事等案
最高检公报案例5:周新根、吴万清、易炳今、陈其豪、罗友萍徇私舞弊案
最高检公诉厅齐涛:《发挥公诉职能作用 严格依法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笔记
律师辩护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律师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辩护代理工作若干意见
扫黑除恶常见违法犯罪证据收集指引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无罪判决54例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成功无罪辩例精选
涉黑犯罪辩护16个辩点及46个论证方法
扫黑动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文件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 的通告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公安部近日印发《关于集中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意见》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涉黑案一审宣判
扫黑除恶,多地春节前已开打,万余人被抓,这只是开始!
扫黑除恶两周至少6000人落网
全国政法机关强势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央督导组开展行前培训
公安部对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进行再部署
全国民政系统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中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初步取得进展
公安部表扬:广东警方扫黑除恶成效名列前茅
相关论文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物处置的若干问题
当前办理涉黑犯罪案件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解读立法解释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四个特征 ——兼评被告人张学静等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案
一个资深教授的调研:中国小县城里的黑社会江湖
县域黑社会的生存之道!
新闻评论
从“打”黑除恶到“扫”黑除恶,一字之变有何深意?
扫黑除恶行动为什么“升格”?
基层政治黑金现象,严重侵蚀党的政权
办案实务
一、扫黑除恶案件认定规则大整理(点击本链接前往)
简介:该帖用实务语言全面地阐释了六大问题,点击上面链接前往阅读。
内容包括:(一)什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二)关于涉黑的三个罪名及数罪并罚(三)关于证据标准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四)关于刑事责任和刑罚适用(五)关于证据收集、审查及庭审(六)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判工作相关问题。
二、最高检公诉厅扫黑除恶业务培训精要(点击本链接前往)
简介:4月27日,高检院公诉厅组织举办了2018年第一期全国检察机关公诉业务网络培训。高检院公诉厅起诉一处副处长齐涛以《发挥公诉职能作用 严格依法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为主题进行了授课。该帖将该讲座课件进行部分摘录整理,以飨读者。
三、黑恶势力利用“软暴力”犯罪的若干问题(点击本链接前往)
简介:该文章作者黄京平(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于黑恶势力“软暴力”的规定方式、“软暴力”与暴力性手段的关联程度、“软暴力” 手段的阶段性特征和恶势力的制度定位,最新规范文件与既有规范文件的规定有所不同。在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司法观点认为,“软暴力”可以是恶势力形成的基础性手段,恶势力利用“软暴力”实施的犯罪,无须以暴力性手段为基础,更无须以暴力随时付诸实施为条件。在“恶势力”已成为半正式制度的背景下,应当以法治思维为基础,以对规范的实质解释为方法,以刑事政策适时调整的妥当性为基准,明确恶势力及其利用“软暴力”犯罪的认定规则:
四、扫黑除恶实务资料汇总(点击本链接前往)
简介:该帖子汇集了中央和各地“扫黑除恶”刑事规范、两高意见、典型案例、证据标准、辩护要点。是不错的实务参考资料。
五、扫黑实务的20个观点和16个辩点(点击本链接前往)
简介:该帖子中对实务中涉黑案件疑难点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归纳,对可能无罪的情况也进行了梳理。
六、扫黑除恶,律师办案获罪十二条风险提示!(点击本链接前往)
简介:两高两部《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于律师代理案件过程中,违反会见规定;以串联组团,联署签名、发表公开信,组织网上聚集、声援等方式或者借个案研讨之名,制造舆论压力,攻击、抵毁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干扰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煽动、教唆和组织当事人或者其他人员到司法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静坐、举牌、打横幅、喊口号等,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违反规定披露、散布不公开审理案件的信息、材料,或者本人、其他律师在办案过种中获悉的有关案件重要信息、证裾材料等违法行为要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帖子根据以往案例在这里盘点一下律师在太代理案件特别是扫黑除恶案件过程中,都有哪些入罪风险。
七、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要点(点击本链接前往)
简介:《刑事审判参考》第107集专辑汇总了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该帖是根据该专辑进行整理汇总。
八、公安通报10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点击本链接前往)
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精神,近日浙江省公安厅发布《关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在通告中列举了十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典型类型。
九、《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理解与适用(点击本链接前往)
十、涉黑犯罪辩点大全(点击本链接前往)
简介:律师孙裕广用判例总结提炼了涉黑犯罪辩护16个辩点及46个论证方法。
十一、“恶势力”的司法认定(点击本链接前往)
十二、黑社会性质组织“危害性特征”四要素(点击本链接前往)
|